为了进一步从艺术的层面上理解当代艺术,探索进入艺术社区的当代艺术特点,2022年10月25日,耿敬老师邀请了著名艺术批评家、社区枢纽站创始人王南溟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给伟德国际集团2021级人类学、民俗学的同学讲授当代艺术史语境和艺术社区。为什么更适合进入艺术社区的会是当代艺术?它和传统艺术有什么差异?王南溟老师以“人人都是艺术家“和艺术史语境为主题,从1980年代以前的当代艺术的演变过程出发,给予同学们答案。
绘画仅仅是古典学的注释吗?1939年,欧文·潘诺夫斯基出版了他的著作《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使得图像学脱离了辅助地位,成为艺术史研究的重要视角,解释作品需要有更多的人文学科背景,有古典学背景的艺术家才能更好地解读艺术。但是,早在1950年的前100年的时间里,艺术家就开始探索只用眼睛来达到绘画的目的,而不是只是古典学的陪衬。王南溟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毕加索的作品,从一大片色彩和立体的结构再到平面化,任何东西都可以还原成立体的拼贴,构成了毕加索的作品。情感的宣泄则构成了现代绘画的另一个重要语言,从毕加索开始,色彩、线条本身是独立的,因此不同的艺术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有了自己的语言要素以后,艺术家通过色彩、线条不停的变化,在作品中呈现自己探索的语言风格。
艺术史从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再到抽象主义的变化过程,艺术家希望观众可以直观地用眼睛去看,这就是看的艺术。1940到1950年代,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推动了艺术史的进步,作为美国文化的标志得到了世界的认可。王南溟老师带领同学们解读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波洛克的艺术作品,通过滴成的交织、混杂的线条,改变了传统架上绘画的观念,绘画成了承担由内心支配的人的运动的载体,传统的构图关系消失了,画面可以任意进行切割。到了1950年代,抽象表现主义彻底成熟,艺术家开始从作品里面走到了外面,艺术开始打破自律,寻找其外在的可能性。解读波洛克的作品不再只是一幅画,而是转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绘画动作的本身远远大于画面的价值,这种偶发行为其实更重要,解放身体其实大于作品本身。王南溟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两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后印象派的罗杰·弗莱和抽象表现主义的格林伯格。罗杰·弗莱强调一件艺术作品的视觉特征,其重要性要超过它的主题内容,开创了形式主义艺术批评,格林伯格则将绘画语言进一步推向纯粹,带来了评论家气质的创新,评论家不再是描述已有的作品,而成为了行动者,通过与艺术家的互动呈现自己的观点。
现代艺术到了1960年代以后走向了终结,前卫艺术开始得到了肯定。1970年代以后,随着批判性理论和艺术制度的研究,对艺术作品的解读的视角转移了,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1980年代开始出现了“画画不是艺术家”的口号,艺术家开始思考社会问题,要打破艺术家和非艺术家的边界,人生活的现场空间构成了作品的组成部分。王南溟老师选取了杜尚的《泉》和博伊斯的《如何像一只死兔子解释绘画》体现从用眼睛看到观念解释的变化过程,观念解释开始成为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作品通过观众来完成,鼓励观众用自己的方式解读艺术作品。1960年代大众文化开始进入艺术,出现了一种重要的艺术生态——展览民主化,艺术家、观众和机构共同构成了一种对话关系,通过艺术作品给予公众生活上的启示,一幅作品用眼睛看的不再是全部,解释才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不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能与社会关系融为一体,假如说今天来讨论艺术社区,艺术家究竟是以英雄主义占用空间还是与居民互动达成双赢?王南溟老师将博伊斯的《7000棵橡树》和理查德·塞拉的《倾斜的弧》两个案例进行对比,阐释艺术要如何进入社区空间。王南溟老师指出,艺术进入社区要征求居民广泛的意见,社区是居民的公共空间。不同于博伊斯在卡塞尔文献展的种树,艺术社区走出了艺术体制本身,走到了完全依赖于社会体制和社会现场组建的公共领域实践,所以它的实践面远远广于博伊斯种树,艺术社区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艺术进入的问题,艺术从进入之前到进入以后,始终在社会最关键的毛孔血管里进行血液循环,要把握这个血液循环机制,才能做出艺术社区的理论与实践。
为什么当代艺术更适合构建艺术社区呢?通过王南溟老师对于1980年代以前艺术史语境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当代艺术的发展有着一个不断大众化的趋势,艺术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示,开始走出传统的艺术体制进入了社会公共空间,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在社会空间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艺术社区的实践走出了艺术体制本身与居民的社会公共生活紧密相连,社区将艺术送到公众身边,打造融于生活的艺术体验,社区居民成为了真正的文化“主角”。
文字|周若欣